首页 >> 南川石杉

河南周口项城市秣陵镇有棵慈母古槐湖北紫堇

发布时间:2022-07-13 20:45:26 来源:大韩农业网

河南周口:项城市秣陵镇有棵“慈母”古槐

古槐

1月16日消息:项城市秣陵镇,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,北魏孝文帝曾在此设立殄蔻镇,南宋时期侨置为秣陵县,境内有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等多处文化遗址。

据史料记载:明宣德三年(1428年),项城县旧县城从槐坊店(今沈丘县槐店镇)迁于秣陵,距今已有585年。1950年,此地被定为项城县人民政府驻地,亦称城关区。1953年冬,项城县政府迁水寨后,这里俗称老城。1982年改为县辖镇,定名秣陵镇。

为了纪念项城县城从槐坊店迁至秣陵的历史,明正统三年(1438年),当时的知县胡琏修建街道和城墙,并于南关、北关、东关的门口及西大街县衙门口各植一棵槐树以志。植槐的另一目的也是为了体现县令体恤百姓,让槐树保佑一方百姓的平安。

如今,4棵古槐仅存两棵,特别是秣陵镇西大街现存的那棵古槐,虽历经500多年风风雨雨,但每逢夏季,仍枝繁叶茂、苍翠葱茏。由于该古槐的老杈中积累了厚厚的尘土,尘土中便又长出了树、楮树等,形成“树上树”、“树中树”的奇观。

秣陵镇西大街古槐,被当地人誉为秣陵镇的“迎客松”。

奇观:秣陵镇古槐树上长树

1月14日上午,记者来到被誉为“中州名镇”的项城市秣陵镇,在该镇西大街路南,看到了被秣陵人誉为秣陵镇“迎客松”的古槐。只见古槐四周被人用栅栏保护了起来,树干上部中空的大洞像在向人们诉说着秣陵镇的悠久历史。

据秣陵镇文化站站长张红勋介绍,古槐高约50米,树干直径约两米,冠盖约260平方米。

“每逢初一、十五,都会有不少人来此烧香、还愿,以示对古槐的敬仰。”住在古槐附近现年71岁的王桂梅对记者说,这棵古树可神奇了,虽500多岁,仍春华秋实,并且上面还长了几棵石榴树、楮树。“看,那两棵近两米高的小树就是石榴树和楮树,上面还长有其他树,不过长得比较小。”王桂梅说,可惜此时正值寒冬,树叶落尽,不能很清楚地看到树上长树、树中长树的奇观。如果在夏季,凭着不同树种的树叶不同、开花结果不同,人们老远就能清楚地看到古槐上生长的其他树,那时,才能真正领略到秣陵镇“树上树”的奇观!

王桂梅介绍,有一年,秣陵镇搞规划,有人提议,古槐长在路上,影响市容,影响秣陵的经济发展,要除掉古槐。这个想法遭到了群众的强烈反对。当时镇上反对最为强烈的一凡姓居民说,谁敢刨老槐树,他就和谁拼命。

这样,古槐才幸免于难。

记忆:秣陵镇老城原有4棵古槐

提起古槐,该镇现年86岁的徐秀荣老人介绍,在她儿时的记忆中,秣陵镇老城南关、北关和东关门口各1棵,西大街老县衙门口1棵。这4棵古槐,均三人合抱不拢,其中西大街老衙门口的那棵最大,虽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、雷击电打,依然是枝干虬劲、葱茏繁茂。

徐秀荣介绍,4棵古槐中,如今南关和西大街的两棵现存,其余两棵已于新中国成立之初被伐掉。

在该镇老城北关,记者看到几位老人正在闲聊,就主动上前搭讪。据他们介绍,北关门口原来确有一棵古槐,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木料紧张,该古槐于1956年被伐,树干大部分被用作井盘了。“古槐当年被伐太可惜了,如果还在,与南关现存的那棵古槐正好遥相呼应。”几位老人遗憾地说。

在该镇老城东关,居民徐秀荣告诉记者,东关古槐位于老城东关门口右侧。她清楚地记得,当年这棵古槐和附近约3里外朱营村的一个土窑好像有某种联系。“那边一烧窑,这棵树就耷拉叶,那边烧窑一停止,这棵树就精神许多。”记者采访中得知,附近有不少居民和徐秀荣的说法一样。至于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,我市林业高级师魏立华解释说,这可能是由于古树已到老龄,对有害气体的污染抵抗力很弱,烧窑时产生的有害气体使古槐生长受到很大影响。

遗憾的是,这棵古槐也于新中国成立之初被伐掉了。

在该镇老城南关门口,记者看到一棵古槐斜卧在那里,树北侧有一根钢管支撑,树干中空,有随时倒下之势。据附近的村民讲,该古槐每年夏季都会倔强地向人们展示它的绿色。

来历:明朝县令植槐以志

说起古槐的来历,就得从秣陵镇的历史说起。秣陵镇,是项城的老县城。原来这个地方地理位置偏僻,交通闭塞,经济落后,因此项城县城于1953年迁至水寨。老县城先后称城关、老城,1982年始定名秣陵镇。

今项城市古称项子国、项县、项城县,先后历经周、秦、汉、晋、南北朝、隋、唐、宋、元、明初,古县城一直在今河南沈丘新县城槐店(古称槐坊店),现今有石碑为证。明宣德三年(1428年),一场特大洪灾把槐店冲得房倒屋塌,官府无处办公,只好把县城迁到秣陵。当时秣陵叫殄寇镇。殄者,灭绝也;寇者,盗贼也。原来,元末红巾起义军经常在这里活动,朱元璋定群雄灭元稳定天下之后,这里仍然是盗贼四起,危害极大,朝廷多次派兵镇压,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才把盗贼肃清。为了彰显武力,在此建起了殄寇镇。项城县城迁到殄寇镇后,改殄寇镇为项城。当时县城规模很小,人不上千,无城无垣。到了正统三年(1438年),知县胡琏才开始扩建。

当时古县城东西大街的形状为龙形,意为我们是“龙的传人”。东关为龙头,西关为龙尾,东西大街稍微弯曲为龙身,南北走向的老十字街和现在的106国道相当于龙足。东关外向东北东南延伸出的两条小街为龙须街,分别为左龙须街和右龙须街,左右龙须街均有一眼井,意为龙眼;西关外向西南西北延伸的街道为龙尾街,分别为左龙尾街和右龙尾街;龙须街和龙尾街现存。

现年83岁的张春玉老人说,听老辈儿人讲,前后历经1年多时间,项城新县城街道和城墙才初具规模。为了纪念项城老县城所在的槐坊店,胡县令于新县城植槐以志,要人们不要忘记是那场特大洪灾把槐坊店冲得房倒屋塌的。再者,植槐的另一目的也是为了体现县令体恤百姓,让槐树保佑一方百姓的平安。

秣陵镇南关、北关、东关的门口及西大街老县衙门口植槐,这也正好符合民间风俗习惯。

民间曾流传“门前一棵槐,财源滚滚来”的民谣,所以植槐有祈望生财致富之意。

民间俗谚也有“门前一棵槐,不是招宝,就是进财”;又说“院中一颗槐,幸福自然来”。

古时还有一说,槐宜植于门旁,大臣门旁植槐,名为槐门者,乃大臣怀柔百姓、奉仕帝王之意也。

据《项城县志》记载,秣陵镇西大街古槐为明代万历年间一县令所栽植,古槐位置在原项城县衙门口。

究竟古槐是明正统年间还是明万历年间所植,暂没有更详实的资料进行考证。

期盼:居民盼古槐成秣陵人的金字招牌

在秣陵镇,记者见到不少以古槐命名的企业、商店、市场,居民王桂梅说,她们家的商店原来就叫“古槐商店”。在西大街古槐西侧不远处,记者看到一大型商贸城被命名为“古槐商贸城”,该镇一家鞋厂也被命名为“古槐鞋厂”……

“古槐作为秣陵镇的旅游资源,希望能够被开发利用起来,希望古槐成为我们秣陵镇的金字招牌。”王桂梅介绍,每年都有四面八方的客人来此参观古槐,和古槐合影。

“古槐是我们秣陵镇人的精神标志,一直为秣陵人膜拜敬仰,它是我们秣陵镇人永远的骄傲。”该镇一张姓居民说,数百年来沧桑巨变,在古槐树下不知演绎了多少人世间的悲喜剧。

“1989年,秣陵镇被河南省政府首批命名为‘中州名镇’,1995年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‘河南省改革发展建设综合试点镇’,2003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‘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’。”该镇政府相关领导对记者说,“今后,我们将以古槐为品牌,在古槐的见证下,秣陵人还将取得更大的成就。”

家用榨油机价格

发泡制品加工价格

台式取暖器价格

娄底地区金属回收总公司设备公司

文胸f杯罩外贸价格

平原县金福源副食超市

北京友钲燕达设备维修有限公司

上海湘御图文制作有限公司

东莞市谢岗建阳电话亭

牡丹江市阳明区磨刀石镇代马沟长春修理部

友情链接